「塑膠鴉片」二三事



這個月,剛好是我使用「信用卡」滿一年又多一個月,
趁這個機會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。




還記得2008年,美國次貸危機間接影響了台灣的經濟,
接連國內又發生雙卡風暴,整個經濟跌到谷底,
又發生了數起父母帶小孩燒碳自殺的事件,
起因都是因為現金卡、信用卡的循環利率讓這些社會邊緣人
無法承受鉅額的金錢負債,被銀行外包的討債公司逼得走投無路
最後踏上黃泉路…

至此,信用卡便被大家視為洪水猛獸,金管會的規定接踵而至,
銀行為了避免呆帳,也提高信用卡的申請資格,
因此2004~2007年間的在學學生只要有學生證隨便辦隨便過、
路上行人只要檢附身份證也能任意過卡的誇張情形終於消失。

金管會的規定是愈來愈嚴,
學生只能核兩萬額度的卡片,而且不能持有超過三家銀行,
至少檢附年收入100k等等,這些規定是保護這些未出社會的學生
免於過度消費而背負上一筆巨債出社會。

而一般普通人在申請信用卡上,也不比雙卡風暴前簡單容易申辦。
2012年初之前,還能用「以卡辦卡」的模式申請進件,也被金管會所明令禁止,
故申請卡片都必須附上近三個月薪轉存摺、大額定存單、
年度扣繳憑單、或是房屋稅單等等能佐證自己有還款能力的證明,
銀行才願意發卡。在辦卡的困難度上明顯提高不少,
尤其是年收不高的人很難在一開始便拿到高額度、高級特的卡片。

在台北打拼的這一年中,我總共拿到了10張卡片。
平均起來可以說是一個月辦一張,但說實在的也不算多,
在台灣動輒數十張卡片的人大有人在。

去年以前,我是從不使用塑膠貨幣的。包括郵局換發的Visa Debit Card,
我也從來沒有進行刷卡消費。老實說,使用現金依然可以在世界上活得很好,
不用信用卡又有何關係呢?本來我對這種支付工具沒有特別的感覺。
後來,北上工作後,也逐漸在網路上接觸到許多的訊息,
尤其是金融業、銀行業、保險業、信用卡相關的資訊愈看愈多,
遂慢慢的釐清一些觀念:
為什麼有人使用信用卡會用到息利滾本金大到還不完?
他們在使用信用卡時,也許把這張卡當作「許願卡」,
覺得刷卡買東西像是銀行請客一般,每個月只要最低應繳金額,
自己好像賺很大。事實上,金錢的利息經過時間複利效應之後,
那筆數字可以比原始本金大上數倍甚至數十倍!

於是我了解到:信用卡只是一種支付工具,
我可以把自己生活上必須的開支轉由這種工具支付,
還可以賺取原本信用卡就有的「延後付款」的好處,
以及卡片所提供的額外回饋!

舉個例子:
生活在台灣總要繳水電費吧?除非台電台水是你家開的。
一樣都要把錢繳出去,用現金在超商繳費,跟用信用卡代繳其實意思是一樣的,
這些都是必要支出。假如使用「花旗銀行透明卡」的「即時查即時繳」代繳系統,
便可以得到1% (或者更高2%)的現金回饋!
比如說本月水費+電費+電話費共  1000 + 6000 + 2200 = 9200元,
便可得到 9200*1% = 92元的回饋金。這92元就是銀行端送你的,
滿200元即可折抵信用卡帳單,或是退回銀行帳戶領出來當現金。

以前,我家的水費、電費、電話網路費老媽都會遲繳,
不是被斷網路就是要多繳罰金,現在用信用卡代繳,
再也不會有老媽因為忙碌忘了繳的情形發生,
每集滿200元領出來給她,她還覺得有賺到的感覺。


也由於自己在網路/BBS上看了不少文章,
遂開始了自己的辦卡之路。雙卡風暴後,
銀行為了節省成本也砍了不少信用卡優惠,
紅利集點由之前的10~15元累積1點,提高到25~30元1點,
5%的高額現金回饋已不復見,基本回饋是0.5%~0.7%,
了不起端出1%現金回饋已是很棒的牛肉了。
以前讓使用者免費使用的汽車救援服務、機場停車、PP卡使用
都多加了許多的條件,諸如必須使用該卡刷八成以上的團費、
前月消費滿數萬元不等,而且高特級的御璽卡/世界卡/無限卡
年費折抵之年度消費亦不低。
看了這麼多優惠縮水後的信用卡變成廢卡,
真是讓人有一種「為何不早點使用信用卡!」的唏噓。
也許這世界運作的規則就是「早買早享受,晚買享優惠」,
在信用卡界也是「早辦早享用,晚辦喝涼水」。

我的第一張卡是中信金卡,剛好是薪轉銀行發卡,
說實在的有一張卡我就很開心了,當時我根本不在意它能帶給我多少紅利積點。
它們給我的額度也非常保守,只有學生卡的額度20k。
之後,我開始在網路上作功課,才發現這間銀行是所有信用卡優惠中,最爛的銀行!
故網路總是戲稱它為「廢牡蠣」:We are family~)總是令人不解為何其發卡量是全國第一呢?

有了兩個月的薪轉資料後,轉戰對「小白」友善的上海商銀。
(小白為專業術語:專指信用空白的一般社會人士,由於銀行沒有可供參考的授信資料,如學貸、房貸、車貸等等,難以判別該人士的還款能力是否合格,因此外商銀行普遍不喜歡核發信用卡給「小白」) 這間銀行非常友善的發給我額度50k的頂好超市聯名普卡。也經由這一次的額度躍升為普通一般社會人士的卡片額度,我才能順利核下接下來的卡片:富邦Car省卡、花旗透明卡跟聯邦理財白金卡等等。

這些卡片都有一個共通的特性:現金回饋。
因為我偏好現金回饋,
故在申辦卡片時都以這方面為主要的辦卡方向。
用來抵用當期帳單消費/次期帳單消費都是很不錯的選擇。
其中跟民生消費最有關的「富邦Car省卡」已於2012.03.31走入歷史,
其民生消費通路、加油消費享3%現金回饋已不復見,
也許我有參與到九個月的現金回饋就該偷笑,
銀行端出的牛肉總是有時效性(由於金管會法令規定要有時限),
總是不確定下一年度是否會縮水,若此時有卡,不用又更待何時?
今朝有酒今朝醉,明日愁來明日愁。

這個月又因緣際會拿到了幾張不一樣的卡片:


說真的,
我覺得辦信用卡,是會上癮的,
也許我下意識會認為這是非常有挑戰性的事,
把自己的資料送去銀行端「賭」它發不發卡,
不中則矣,中則爽颯!

這些卡片數量在手中慢慢的累積,
也小有成就感,每每收到掛號信,
手上又是一包沉甸甸的素色信封,
馬上猜到是信用卡寄來啦!
總是抱持著「拆禮物」的心態在開信封,
一想到之前老是在腦子裡不斷左思右想
這張卡片到底長什麼樣子,是亮面還是霧面,
字是凸的還是平面的?是否有感應功能呢?
是否有附加悠遊卡功能呢?

收到卡片後,所有謎是揭曉,
是方是圓有無晶片、平面凸面
一翻兩瞪眼,像是一件藝術品般將之
捧在手心上,消費時總是小心的將之抽出皮夾交與店員,
新卡特別在意他們是否粗魯對待我心愛的卡片;
新的嘛,總是特別心疼與在意。
然而 時日漸久,往往變成隨意抽出任店員隨意處置。

每收到一張卡片,
同樣的心態便週而復始的循環,
待頭一兩個月的蜜月期過後,
便如老夫老妻般,磨損破舊了也置之罔聞。
反正壞了就打一通電話給發卡銀行,
馬上就補一張新卡了不是嗎?

最令人發噱的是,
有一回看到討論區有一位天真的網友發問:
請問信用卡有在「包膜」的嗎?
看了這句話不免覺得荒誕,
信用卡本是消耗性的耗材,
就算你不用,過了五年、七年的期限後,
卡片到期銀行還是會寄一張嶄新的卡片給持卡人不是嗎?
但總隱約從這位網友的問題中看見自己,
我或許也是把信用卡/金融卡等塑膠貨幣當作收藏品看待吧,
才會那麼戮力地分發自己的個資到不同的銀行/信用卡單位,
只圖一張長條形的小小卡片,用那組16碼的數字代表自己 ,
數位化自己的信用,在有形無形的空間中揮霍。

是否我也中毒了?

如導致大清帝國傾頹的鴉片,
我也將痲痺自己,
進入無邊無際的辦卡煉獄嗎?



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