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時事評論】台灣金融業的弊端

近日在粉絲頁分享一篇銀行獲利的文章,下面有網友非常積極的回覆。正好趁此機會,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…




以下是該文之截圖:



該篇文章之討論串:


以下是該位網友的回應:


「怎麼賺的?版主沒看到文章內容和圖說嗎?貸放比與利息收入是獲利大宗,基金、各種手收早已不是銀行獲利來源,企金規模龐大才是銀行要巴住的金主,個金早沒那麼偉大好嗎?請問銀行獲利賺錢有錯嗎?提供金服本來就有服務成本,貸放沒有虧本呆帳風險嗎?人壽公司沒有利差、死差風險嗎?你沒看到上個月某篇新聞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噹壽險業者600億的匯兌虧損吧!

銀行要不要提供優惠那是銀行的事,消費者沒那麼偉大,根本就不是銀行獲利的金主,你是不是誤會了什麼,還是用自己的偏見看待金融業?也難怪嘛你非金融專業人員,隔行如隔山,但要記得尊重別人的專業。看不慣某銀行的服務就不要用,不然你有本事去開一間銀行吧!這種口氣去評價任何一家企業都是不公允的評論。

您是版主,網路發言言論自由,但是請記得發言前要想清楚自己的影響力,善言善語才是社會正向的力量。」




 


 


好的,以下是我的回應:


【省錢記事本的回覆】



個人知識才疏學淺,是我不發文不夠周延,讓您看了不舒爽,先跟您說聲抱歉。

但是,我不同意您「消費者沒那麼偉大」這句話,如果消費者沒有那麼偉大的話,是不是所有的零售業、銀行消金業務都要全數取消、不要經營了呢?

所以您的論點錯了,「台灣工業銀行」近期轉型為「王道商業銀行」(甚至推出「機器人理財」)、台新銀行推出Richart數位帳戶、國泰推出KOKO數位帳戶,這些銀行的商業行為,在在都是想要打入年輕世代消費族群,也許我們的消費力不高,但銀行著重的,是將來我們的資產累積,及可能的放貸機會。畢竟,只要是人,都會有買房、買車、出國旅遊、結婚的需求嘛。

現今這個「消費為王」的世代,資本主義的中心思想本來就是鼓勵大家不斷的消費,君不見市面上信用卡市場早已飽和,連現金饋都已出現高達3.5%5%的衝破天花版的破天荒回饋率!但是,各家銀行仍無所不用其極地推出各式各樣的信用卡,企圖在年輕人的皮夾裡佔有「一格之地」。

想要年輕化、並且拉攏年輕世代,是許多銀行努力想做的事情。

這就是台灣的現實狀況,我實在不懂「消費者沒那麼偉大,根本就不是銀行獲利的金主」的論點是怎麼來的呢?

如果您的論點為真,那現在台灣的銀行市場、信用卡市場,應該只有小貓兩三隻,也不會有什麼新型態的「數位存款帳戶」不是嗎?我不相信銀行推「數位存款帳戶」是為了企業金融、或是年屆花甲的退休人員。


不曉得您是吃了炸藥,還是我的文章論述正好打擊到您的要點,怎麼會火氣怎麼大呢?我從頭到尾,都沒有說「請問銀行獲利賺錢有錯」這種話。基本上,我跟銀行友好,我的文章也是多虧於銀行推展信用卡業務,我才能夠有機會撰寫、評論。

「你是不是誤會了什麼,還是用自己的偏見看待金融業?也難怪嘛你非金融專業人員,隔行如隔山,但要記得尊重別人的專業。」如此一說,感覺好像自己只要是金融專業人員,就可以大放厥詞?

如果您看過「華爾街之狼」,反觀近年來的台灣銀行業的弊案,如2012年的「盈正案」、乃至於近期的「兆豐銀行紐約分行被美國開罰57億」、「一銀ATM遭駭事件」,還有數不清的大大小小弊案,我覺得我實在很難用「正見」來看待台灣的金融產業。

而台灣會發生這麼多堅守自盜、經理人把大眾的錢中飽私囊,最後司法卻輕判(多虧了為數不少的恐龍法官),而如此種種的誇張行徑,最後根本就無罪、輕罪,又怎麼能夠得到社會大眾的信任呢?放諸海內外,都有一樣的事情在重覆上演中。


「看不慣某銀行的服務就不要用,不然你有本事去開一間銀行吧!這種口氣去評價任何一家企業都是不公允的評論。」
這種「不爽不要用」的言論,很明顯就是放大絕。

當然,金融業者可以有選擇客戶的權利,我們也有選擇銀行與金融產品的權利。如果我可以開一間銀行賺大錢,您覺得我還會在這邊跟你一一耐心的回文嗎?如果您有仔細看我上面的文章,了解台灣金融產業的嚴重弊案,那我們再來好好討論什麼是「公允的評論」。


「怎麼賺的?」回到您的第一句話,我當然不會去管銀行怎麼賺。俗語說,生財有道。但我不認為在台灣的每一家銀行都是歪來暗去的,反而比較接近下面的情況:「林子大了,什麼樣的鳥都有。」

我仍然相信台灣的金融產業裡,有人剛正不阿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奮的努力著。但,還是有些獐頭鼠目的人試圖想鑽金融法律漏洞,賺取這些不義之財。而面對這些掏空人民資產、動輒數十億、數百億的金融詐騙份子,你又怎麼能夠不生氣呢?我一生最多也不過賺個1000萬,買個房子就要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了,又有什麼閒情逸致去管銀行怎麼賺錢呢?只要銀行別佔我便宜,我就謝天謝地了。




「您是版主,網路發言言論自由,但是請記得發言前要想清楚自己的影響力,善言善語才是社會正向的力量。」現今社會,是網路世代。敝人適此浪頂端,粉絲頁苦心經營了三年,才有現在這副光景。試想,十多年前,哪有可能一個人在家好端端的寫文章,就能有翻天覆地的影響力了呢?我只是芸芸眾生中的小小代表,我是小蝦米。

我相信我身邊的人,看了這一篇文章,也跟我有一樣的想法。我最不喜歡看到的,就是既得利益者那付令人生厭的嘴臉了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只可謂族繁不及備載、罄竹難書啊…

以下是我的粉絲專頁,歡迎按讚+追蹤, 我會不定時分享、更新最新的省錢訊息:



___________________